|
【趋势】节能产业化是必然趋势 |
【qushi】2010-7-28发表: 节能产业化是必然趋势 经过近些年的实践,节能是一种包袱的观念正在逐渐地得以修正,节能是一种产业、一种新产业的理念不断得以确立。在能源廉价时代,能源成本对企业盈利带来的压力几乎构不成多少威胁。如今,当全球经济告别了 节能产业化是必然趋势经过近些年的实践,节能是一种包袱的观念正在逐渐地得以修正,节能是一种产业、一种新产业的理念不断得以确立。 在能源廉价时代,能源成本对企业盈利带来的压力几乎构不成多少威胁。如今,当全球经济告别了廉价能源时代,面临着压力日渐加大的高能源和环境成本时,能否实现节能和如何实现节能就成为考验企业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说,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唯有遵循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模式,才是资源、能源依赖型产业的正确出路。 其实,仅仅从被动地适应外界压力去认识节能的必要性还是不够的,把节能看作一个产业、一个可以实现新的盈利的路径,发展建材产业的视野就要开阔不少,工作的主动性就会增加不少。 过去水泥企业的余热都是白白排掉了,不仅要在排热的过程中浪费大量水资源,损耗相关设备,搭上人工,还要落得个破坏、污染环境的后果。实施了余热发电,水泥企业既节省了水资源和设备、人力投入,还收获了利用余热得来的电力,节省了电力成本,少用了煤炭,净化了环境。一举多得的余热发电事业由此就成为了一个与相关行业伴生的新型产业。中材节能发展有限公司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了节能产业化是一种趋势的判断。成立仅仅18个月的中材节能公司,至今已经签订了超过价值20亿元的余热发电成套技术装备和技术服务合同,还有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bot余热发电合同。把节能当作一个产业来做,正是中材节能公司的成功之处,是在传统产业中生成的新产业。 事实上,把节能当作一个新的产业来做,最大的赢家不是像中材节能公司这样的专业公司,而是相关企业、行业和全社会。比如,发展水泥余热发电项目,从比较长一点的时间看,水泥生产企业才是最大的赢家,可以省下不少能源成本支出。从全行业看,在全国200条水泥生产线上推广余热发电项目,就相当于从过去排掉的废气中每年捡回了480万吨标煤,至少相当于节省了水泥全行业用煤的4%,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80万吨。由此可以看到,节能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在推动节能减排方面,相信政府有关方面还会予以更大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把节能当作一个产业来做,是企业扎实提升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需要主动作为,切不可以因为眼前的困难而退缩不前,即便眼前做不了,也应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 |